陳慶城:廣船國際“技術大牛”
2013-12-09 08:25:36 來源:南方日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在日前播出的《技行天下》船舶電焊工決賽上,廣州廣船國際(位置 評論 新聞)股份有限公司職員陳慶城技壓群雄,一舉摘得“年度最佳船舶電焊工”桂冠,而他的工作——船舶電焊工,這種鮮為人知的職業,也因他的奪冠走入了觀眾視野。
從入行到現在,陳慶城已走過20多個年頭,在這7300多個日夜里,他幾乎周周加班,“忙的時候,每天加班到晚上10時,每周末都加兩天班,有時候甚至要連續工作一個月。”徒弟楊樂峰說,跟著陳慶城干了10年,卻從沒聽他喊過一句累。
作為船舶電焊工,船舶的任何位置隨時都可能需要電焊,因為空間有限,“只要你能想到的姿勢,差不多我們焊接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的時候都用過”。楊樂峰一邊用身體示范給記者看,一邊笑著說,“從最底下的趴著、蹲著,到馬步,然后腿再稍微伸直……累了就歇會兒,然后繼續工作”。
焊接難度不僅在于焊工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姿勢,焊接的精準度要求也相當高。“一條船上,少說也有一二十萬條焊縫,那些比較重要的焊縫,必須用X射線檢測,焊接中間不能出現氣泡,誤差必須保持在0.5毫米以下,不然就要返工。”楊樂峰說,由于對技術的要求較高,一般焊工做到35歲體力和視力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。“但師傅是個例外,連他的外號都是‘技師’、‘勞模’,他現在的技術仍然是頂尖水平。”
陳慶城坦言,最初學習電焊時,會因為操作不熟練等原因常常碰到溫度高達1700℃的電焊火焰,瞬間皮膚就被燙傷。晚上回去休息時,他和工友們常常發現手上、腳上、肚子上都是被火燒傷的疤痕,揭開衣服,有時衣服已經跟傷痕粘連在一起,輕輕一拽就疼得不行。
因為工作比較辛苦和危險,收入也不高,船舶電焊工這一職業的從業者越來越少。陳慶城告訴記者,現在很多年輕人,做不到三個月就離職了。對于未來,他希望整個行業能夠實現并普及機械化和自動化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,代替普通焊工的工作。